美国中情局:刺杀拉登影片夸大刑讯逼供误导公众

2012年12月24日09:34  东方网-文汇报

  美国中央情报局代理局长迈克尔·莫雷尔“内部批评”热门影片《刺杀本·拉丹》夸大刑讯逼供获取情报的重要性,给公众造成“错误印象”。

  《刺杀本·拉丹》讲述2001年纽约“9·11”恐怖袭击后,美国情报部门长达10年追捕“基地”组织头目本·拉丹的历程。

  影片中,中情局审讯人员使用酷刑审讯的情节最令人印象深刻,包括公认的酷刑“水刑”。依据影片情节,调查人员动用酷刑获得关键情报,逐渐拼接出本·拉丹逃亡踪迹,直至锁定他的所在。

  “不是这样!”莫雷尔在21日发给中情局雇员的一份内部通讯中说。法新社22日根据这份通讯发出报道。

  这名中情局临时掌门人说,这部影片“制造一种错误印象,即强化审讯方式是我们正式拘押和审讯程序的一部分和找到本·拉丹的关键,这种印象不客观”。

  莫雷尔声明,“多样化的情报”促使中情局分析师作出结论,圈定本·拉丹藏身地。不过,他承认“一些情报来自遭受强化审讯的在押人员”。

  《刺杀本·拉丹》本月13日获金球奖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导演三项提名,成为角逐奥斯卡奖项又一热门。影片导演凯瑟琳·比奇洛曾因执导影片《拆弹部队》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莫雷尔声明紧随3名美国参议员的类似呼声。共和党2008年总统候选人、参议员约翰·麦凯恩、民主党参议员黛安娜·范斯坦和卡尔·莱文共同致信索尼影像娱乐公司,为中情局辩解。

  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2009年颁布政令,禁止使用触发争议的刑讯逼供方式。

  对于刑讯的作用,莫雷尔似乎有所保留。“虽然影片作出那样的暗示,但强化审讯方式是否为从在押人员那里获取情报唯一及时和有效的方式,这种争论不可能且永远不会有结论”。

  不过,中情局官员何塞·罗德里格斯和中情局前任局长迈克尔·海登的说法与莫雷尔有悖。

  罗德里格斯和海登在中情局工作时期,刑讯尚未遭到明文禁止。罗德里格斯曾负责监督中情局反恐行动,他今年4月在《华盛顿邮报》撰文说,寻找本·拉丹之路“始于中情局一个秘密审讯所……源于从强硬派恐怖分子口中获得的情报”,“经历严酷却合法的审讯后,他们同意告诉我们一些(而不是全部)他们知道的情况”。

  海登去年11月在《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说,他早在2007年了解到中情局正通过本·拉丹的信使网络追踪他的下落,最终寻获本·拉丹的情报中的“重要一部分”源于3名在中情局受关押人员,“他们都经历某种形式的强化审讯”。

  田野(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新华社披露习近平工作生活与家庭 旧照
  • 体育CBA-北京29分惨败 麦蒂41分青岛12连败
  • 娱乐赵本山小品被曝已敲定 小人物带徒弟
  • 财经调查称一线职工收入今年前三季度增15%
  • 科技苏宁进军商业地产:传已启动H股上市
  • 博客中国人应尊重卑微的鸡 老子怎成吊死鬼?
  • 读书作为教主的东方孔子与西方耶稣谁更高明
  • 教育期末占座变“让座” 四六级真题答案
  • 育儿十年前男幼师半数改行:待遇低择偶难